汗水浇灌成长 迷彩见证蜕变

    期次:第430期    阅读:30    作者:□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242班  张志松

摄影 杨卓文

“稍息!立正!”清晨六点半的田径场上,嘹亮的口令声划破校园的宁静。身着迷彩服的大一新生们正站着整齐的方阵,开启一天的军训生活。趁着训练间隙,我找到了三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新生,听他们讲述军训中的点点滴滴。

记者张志松:初次体验军训,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和想象中有差别吗?

刘梦怡:每天的节奏特别规律,早上五点五十就得起床整理内务,叠“豆腐块”被子得花十多分钟,刚开始总叠不整齐,被教官指出来过好几次,现在终于能达标了。六点半集合出操,上午练队列、踢正步,下午学军体拳、唱军歌,晚上有时候会组织拉歌比赛或者看国防教育片。和想象中比,没那么“魔鬼”,但确实比平时累很多,尤其是站军姿,一站就是半小时,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不敢擦也不敢动,特别考验耐力。

施欣甜:我之前以为军训就是单纯的训练,没想到还有很多有趣的环节。比如昨天晚上的拉歌比赛,我们连和隔壁连对着唱,大家扯着嗓子喊。虽然唱得不算好,但特别有氛围感。每天和室友一起训练、吃饭、休息,感觉我们的感情变得特别好。之前刚开学,大家还有点陌生,现在已经能聊到一块儿了。不过早上起得太早,对我这个习惯熬夜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困难,现在每天晚上九点多就想睡觉了。

记者张志松:军训这么多天,有没有让你们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杨志恒:印象最深的是上周的紧急集合演练。那天晚上十一点多,我们都已经睡熟了,突然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声,大家慌慌张张地穿衣服、叠被子,我旁边的同学还把鞋子穿反了。等我们跑到集合地点,教官说我们用了八分多钟,比规定时间慢了三分钟。后来,教官跟我们说,紧急集合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很重要。从那以后,我晚上睡觉都会把衣服和鞋子放得整整齐齐,就怕再出现那样的情况。

施欣甜:有一次训练的时候,我因为低血糖差点晕倒。当时我感觉头晕乎乎的,眼前发黑,站都站不稳。旁边的同学发现我不对劲,赶紧扶住我,还帮我向教官请假。教官让我去旁边休息,还给我递了一瓶葡萄糖水。其他同学也都过来关心我,问我有没有事。那一刻特别感动,虽然大家才认识没多久,但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记者张志松:军训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刘梦怡:我最大的困难是踢正步。我的协调性不太好,总是和旁边的同学步频不一致,要么快要么慢,有时候还会踩到前面同学的鞋子。教官看到后,就单独把我叫出来,一遍遍地教我分解动作,告诉我抬腿的高度、步幅的大小,还让我对着镜子练习。同学们也会在休息的时候陪我一起练,帮我指出问题。现在我已经能跟上大家的节奏了,虽然还不是最好的,但比之前进步了很多。我之前很少运动,体能比较差,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每次跑步都会落在后面,俯卧撑也做不了几个。我本来想放弃,但是教官跟我说,军训不仅是为了锻炼体能,更是为了磨练意志,不能轻易认输。后来,我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小时起床,去操场跑两圈,晚上也会做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现在我的体能明显变好了,跑步的时候能跟上大部队,俯卧撑也能多做十几个了。

记者张志松:经过这段时间的军训,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变化?

刘梦怡:我觉得自己变得更自律了。以前在家的时候,我总是晚睡晚起,做事也拖拖拉拉的。现在每天都能按时起床、按时训练,做事也更有条理了。另外,我也变得坚强了。以前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现在就算训练再累,我也会咬着牙坚持下去。我觉得军训让自己成长了很多。

施欣甜:我变得更有集体荣誉感了。以前做事情总是只考虑自己,现在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做什么事情都要为集体着想。比如在队列训练的时候,我会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就怕因为自己影响整个方阵的整齐度。上次我们连在队列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大家都特别开心,那种自豪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记者张志松:对于接下来的军训生活,还有什么期待吗?

施欣甜:我特别期待最后的汇报表演。听说到时候会有分列式、军体拳展示等环节,期待能在汇报表演中展现出我们连的风采,不辜负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另外,我还希望能多学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急救知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帮上忙。接下来,期待能有更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军营体验、国防知识竞赛之类的。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在军训结束前,为我们的教官准备一份小礼物,感谢他们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教官虽然平时对我们很严格,但其实特别关心我们,有时候训练累了,会给我们讲笑话放松心情。

采访结束时,训练的哨声再次响起,三位新生匆匆和我道别,快步跑回方阵。看着他们挺拔的身影和脸上坚定的神情,我相信这段难忘的军训时光一定会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回忆,也会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