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 骆保恒

摄影 骆保恒

摄影 骆保恒

摄影 骆保恒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为入选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1. 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制订实施相关政策,着力调整内部治理体系。先后出台《河南科技大学关于设立“一流学科”建设特区的若干意见(试行)》、《河南科技大学“大部制”改革机构设置方案》、《河南科技大学珠峰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实施“大部制”“学部制”“院办校”改革,重构学科体系,建设“学科特区”,形成以学科为核心、以学院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保障的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2.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发展布局
学校制订“珠峰工程”五大计划,实行分类分层建设,优化学科发展布局。实施“筑峰计划”,全力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学科高峰,奋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腾飞计划”,强化培植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特色发展;实施“提质计划”,提升第一梯队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实施“支撑计划”,开展第二梯队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立项培育工作,以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支撑“一流学科”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实施“培育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所需学科方向,增加新兴交叉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投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通过多年来的分层次分类别建设、学科资源整合,已形成由“双一流”创建学科牵头、特色骨干学科(群)和省级重点学科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金字塔形”学科体系。
二、聚焦重点,取得丰硕成果
五年来,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由4个增至 13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 57 个增至 73个;2 个学科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27 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重点学科,3 个学科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获批 7 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1.一流学科创建开创新局面
2021年8月,省委省政府将我校确定为河南省“双一流”培育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被确定为“双一流”培育学科。自开展“双一流”创建以来,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全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引育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建成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 支。共建“智能矿山重型装备”、“智能农业动力装备”2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龙门实验室。获批全国首批智能装备制造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军工类)。主持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19 项。参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项,主持获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全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全国59所,全省唯一,全国仅2所双非高校)。目前,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 3.670‰;工程学科 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3.354‰。学校已为国家轴承行业培养70%以上中高级专门人才。
2.学位授权点增列实现新突破
2021 年,新增冶金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填补了医科和文科博士点的空白,博士学位点增列总数位居河南省第一,同时还新增建筑学等8个硕士点。2024 年,再次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园艺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和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同时,还新增法医学等 8 个硕士点。现有博士点数量达到 13 个,位居河南省高校第四位。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格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加突显,在国内外专业机构评价中的位次不断提升,为创建“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3.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0年,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旱地绿色智慧农业学科(群)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020年、2021年建设成效评价中,机械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均获得综合评价等次“优秀”。2023年,我校医学生物学学科群(类器官芯片)成功获批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目前,我校已有4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序列。
4.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3 年,第九批 27 个省重点学科全部顺利通过终期验收,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生态学等9个学科获评“优秀”,获评优秀学科数量位居河南省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第一位。2023年9月,我校再次遴选出27个学科(包括21个一级学科以及6个新兴交叉学科)参与申报新一轮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最终全部获批,获批数量位居河南省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第一位。
三、面向未来,开启新的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4 年 11 月 5 日,省委书记楼阳生来校调研时指出,要把洛阳现代化建设与河科大高质量发展融合起来,以河科大为内核打造科技策源地、产业孵化地,切实把高校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建强研发平台、做强学科学院、育强人才团队,走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发展路子。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创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全体河科大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下一步,全校上下将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高原起高峰,不断书写学科建设新篇章,奋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应用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