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期次:第407期    阅读:661    作者:□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刘禄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一本心理学著作,他把自己二十多年心理咨询的经验都融入了这本书里,以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学知识,展现了心理治疗的真实过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书中的蛤蟆原本是一个阳光开朗、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大男孩,他其实很富有,他继承了父母的蛤蟆庄园。从前的他热情友善、慷慨大方、爱冒险,但最后却患上了抑郁。因为他总是百般讨好他人,换来的却是家人和朋友的嫌弃。它的内心独白总是:我做什么都不好,别人做什么都是对的。于是他抑郁了,他觉得生活只剩空虚,人生没有意义。在朋友们反复劝说“要振作起来”无果后,他们决定为蛤蟆找个心理医生。

在苍鹭耐心地引导下,蛤蟆开始打开了自己的心扉。这一切源于他有着一个挑剔型父亲。蛤蟆其实一直活在父亲的影子下。蛤蟆的父亲非常严苛,从来就不是个慈爱的父亲。这让蛤蟆觉得童年中并没有多少爱和快乐的回忆。

他总觉得没能达到父亲的要求,而且永远达不到。他的父亲总是因为或大或小的事情训斥他,批评他,指责他。慢慢地,蛤蟆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而自己永远是错的。

在苍鹭医生的咨询室里,当蛤蟆谈起童年的回忆时,他心中充斥着悲伤,他想哭。但他说:我记得父亲不允许我哭,我一哭,他就会说:“马上停下来,不然我就要对你发怒了!”蛤蟆小时候总是迫于父亲的威严,被父亲牵着鼻子走,长大了依然摆脱不了父亲的阴影。而他父亲身后的阴影里,站着他的祖父和外祖父。他们是最高道德的化身,也似乎主宰了父亲的人生。

父亲去世后,老獾代替了父亲的位置。老獾是蛤蟆父亲的朋友,富有智慧,有威严,喜欢指责人,简直就是父亲的化身。蛤蟆害怕老獾,就像害怕父亲一样。

再说说蛤蟆的母亲,她对丈夫唯命是从。她也曾喜欢跟孩子嬉戏打闹。可当她察觉到丈夫脸上不悦的神情时,为了避免惹丈夫不愉快,她便遵循丈夫的严格的育儿观,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很少拥抱自己的孩子。

蛤蟆从小到大,似乎都是按照父母的想法来,自己很少有做决定的机会。而如今,他的父母已去世多年,给他留下一笔钱和蛤蟆庄园,可蛤蟆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感一直都在。在朋友面前,他夸张炫耀,什么都无所谓。内心深处,他却自卑敏感,他人的一句批评,都会让他情绪波涛汹涌、苦不堪言。他开始跟咨询师苍鹭抱怨自己的不幸,责怪别人的不理解。

苍鹭鼓励蛤蟆,要自己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只会怨恨。

他对蛤蟆说:“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苍鹭认真地帮蛤蟆分析了一个人会经历的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是指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有时候成年人也会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得到好吃的东西会很开心,挨骂了会难过,会愤怒。就像是回到儿童时期的情绪和行为,这就是处于儿童状态的表现。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适应型儿童”,则意味着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蛤蟆先生的童年并不快乐,长期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父亲总是批评、指责他。这个时期的蛤蟆先生还是孩子,只能尽力顺从、讨好父母。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的行为模式。习惯性同意他人,畏惧批评、频繁道歉,爱炫耀、举止浮夸,不断贬低自己。不管处于什么年纪,只要有童年类似的刺激物出现,就会激发他进入儿童状态,感受和行为就像回到小时候一样。

父母的言行塑造了父母的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有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在原生家庭之中,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之后的人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自我状态”包括挑剔型父母和养育型父母。养育型父母关心爱护孩子,而挑剔型父母则相反。蛤蟆的父亲就是典型的挑剔型父母,他很严厉,总是对蛤蟆不满,对他责备训斥。其实现实中的很多父亲也总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们认为,只有严格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出色。他们以爱出发,却在无意中选择了伤害孩子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童年的经历让蛤蟆的内心充斥着“我不好”。他的“父母状态”也表现为不断的向内攻击、自我审判。苍鹭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能够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

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自我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最终决定的人还是他们自己。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改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也是一条勇通向自我成长的蜕变之路。

就这样,蛤蟆开始在各个方面重新审视自己。他发现,童年的经历和过往都对他的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重要的是,也牵涉到了他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他终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正视过去,内心逐渐有了力量,不再为自己的不快乐而责怪别人,明白了只有靠自己,才能进入掌握情绪和思想的“成人状态”。

书中提到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最初阶段里形成的(大约四到五岁左右),它由两个问题组成。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关于两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可以组合成四种情况,画在图上就是人生坐标,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衡量方法,也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个坐标系里,横轴是对别人的看法,纵轴是对自己的看法。而四个象限分别代表着: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看似简单的坐标,就是我们给我们自己的信念和预期。正如书中所说:“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处于不同坐标的人,会玩不同的心理游戏,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影响。

文中的蛤蟆先生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强势和指责带给了蛤蟆很多心理阴影,也因此在书的开始,蛤蟆走到了“我不好,你好”这个坐标里。

1.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好”是一种伤害自己的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人总觉得相比于自己,世界更眷顾别人。他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并为此难过。这个坐标对应的心理游戏是“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和“无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他们会猛烈地抨击并可怜自己,同时强烈渴求着别人的爱。他们确定自己是不幸的,有时甚至这种确定会让他们忘记美好和幸福的时刻。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这让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很容易抑郁。

2.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不好”是一种保护自己但伤害别人的状态。

处于这个坐标的人着力于证明别人都是无能且不可信的,并把处罚和斥责别人视为己任。他们并非一直有意寻找别人的错误,只是寻找别人的错误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个坐标对应的心理游戏是“我抓到你了,你这个坏蛋”和“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这两个游戏让处于这个坐标上的人持续性地攻击或谴责别人。

这其实是一种自保方法。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但是这样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以伤害别人为代价的。尤其是亲近的人,他们会因为持续性地被指责而感到自卑和焦虑,严重者会因此抑郁,甚至伤害自己。

3.我不好,你也不好这是一种绝望的状态。自我价值感非常低,并且觉得别人也不友好,认为世界对每个人都不好。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这是最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对世界失去希望。当我们觉得自己身陷污泥无法自拔的时候,我们不应任由情绪将我们淹没,而是应该去寻求心理学的帮助。

4.我好,你也好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它并非指的是人们在一瞬间感到的快乐,而是一种持续性的信任和幸福。信任自己,信任别人,并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幸福。拥有这种人生坐标的人,重视自己的情感但又不会被情感所左右。他们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并不会用一些心理游戏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和别人持有怀疑。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往往需要我们在后天多做努力。不过在书中最后,蛤蟆在苍鹭的帮助下认为自己达到了“我好,你也好”的状态。他不再依赖苍鹭,也不再怀疑苍鹭在贬低他。他开始思考苍鹭对他说的话,正视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如苍鹭医生所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