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随感

    期次:第368期    作者:□ 人文学院 汉语言182班 陈冬梅

时间如白驹过隙、如东逝流水,总是匆匆而过。不知不觉,一个月的实习已宣告结束。回想起这段日子,些许感慨在我心头油然而生。我断定:大一的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预料到,在未来的某一天竟然会遗憾没有早一点加入校报编辑部。我来到编辑部的时候是 3月初的一个下午。外面太阳当空照着,但空气中依旧夹杂着一丝凉意,与室内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两个季节。我一进编辑部办公室的门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暖气。这里暖气确实开得很足,让本就感觉到热的我稍微有些受不了。我能够十分确信,那时我的脸红得肯定都快要熟了。办公室里很安静,本来就在的几位同学都在看稿子。我接过其中一个同学递过来的稿子也仔细地看了起来。在笔尖触碰纸张和翻页的声音中,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段笑蓉到了。与我想象中的老师的样子似乎不太一样,段老师言谈间带着笑意,为人随和、亲切,这也让我忐忑的心安定了不少。第一次与编辑部的老师还有其他几位同学碰面,我心里不免会有几分紧张。伴随着办公室里的气氛越来越轻松,我也逐渐放松下来,认真、安静地听老师还有其他同学讲话。

在编辑部里的这一个月,我收获颇丰。大到校报整个版面的排版布局,小到每一个版面的细节,我都学会了怎么去做,怎么去处理。新闻消息的整理对于报纸的一、二版来说极为重要。这两个版面的内容主要是以新闻消息为主。段老师十分耐心地教导我们整理新闻消息的知识。例如,去哪里找新闻,怎样判断一篇稿件是不是新闻,如何在大量的新闻消息里筛选出重要并且最终要刊登的新闻,以及怎样去获得每一篇新闻的大图等等。另外,段老师也教给我们有关排版的知识。尽管我每次听的时候极其认真,可实际操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幸好段老师一直在旁悉心教导,我才得以有如此多的收获。

在整理稿件方面,与其说我是一个校对者,不如说我是一个学习者。在改稿的过程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会让我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实习期间,我看了不少稿子,看到了许多独特且有趣的想法。不同的人观看世界的视角自然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的方法。这些都会隐藏在作者的文字背后。很幸运,这一个月,我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似乎在推动着我将自己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

写稿是编辑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接到段老师布置给我们的写稿任务之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写一个跟动漫有关的文章。我有一部很喜欢的动漫,也有着想写一点东西的冲动,不过一直没有动笔。趁这个机会,我写了一篇以这部动漫为主的文艺稿,内容与它所呈现出来的宏大价值观有关。写作的时候,我隐约地觉察到这话题会不会不太适合在报纸上刊登。转念一想,与可以发表相比,我其实更为在意这个话题是不是我想写的那个。不出我所料,这一篇因为主题没有通过。我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并且记住了老师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当你犹豫适不适合的时候,那就是不适合。想来这句话也很有道理。如果真的合适的话应当是不会犹豫的吧!第二篇通讯稿完成于考研国家线出来之后。亲历过考研的我在选题的时候丝毫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它。在查询相关数据之后,我又线上采访了几个同学。整理了几段采访内容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写这篇稿子。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写作过程竟格外地顺畅,中间没有卡过,几近于一气呵成。更令人意外的是,我这篇稿子竟然得到了段老师的表扬。现在回想起来,老师当时表扬我的时候,我内心其实很紧张,也有些不好意思。从小到大,老师对我的表扬也不少,但基本上都与学习有关。一直以来,我都将学习视为我的本职。老师的表扬尽管让我很开心,但我觉得那是自己的义务,所以并不会很在意,更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即便没有老师的表扬,我照样会好好地学习。这次也一样。写稿是我在编辑部的工作之一,写好更是我应当做的事情,有没有老师的表扬我都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老师的表扬似乎给我打了一剂加强针。它不仅给了我些许自信,同时也不断地激励着我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也由此发现,原来成年人也需要别人的认可。成年人也会像一个做好了事情被奖励糖果的小孩那样,去更好地完成以后的工作。

这一个月我不仅感受到了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的用处,也学习到了以前不曾接触、了解的东西。总之,收获颇丰。我也十分感谢这段时间段老师细心且耐心的教导,感谢编辑部让我遇到了那么多优秀的人。

最后,倘若我能回到大一选择社团的时候,我一定会跑去找到那个对编辑部一无所知却不愿加入的自己,然后告诉她:“去加入校报编辑部吧!尝试一下,你一定不会后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