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会忘记

    期次:第353期    作者:□ 段笑蓉  侯丽媛






5月22日,河南科技大学的师生们彻夜难眠,大家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内心深处对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的缅怀之情、惜别之情、崇敬之情……节选其中一些,以飨读者。在举国悲痛之时,我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接续奋斗,奋勇向前。

人文学院 中文193班 侯丽媛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在此五分钟前,“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一日内,两位国之脊梁辞世,举国上下哀悼痛挽。一位是在高产杂交水稻方面作出了突破性贡献,解决了从亚洲到非洲大片地区的饥饿和贫困问题的袁隆平爷爷。他令我们钦佩的不仅是研究成功杂交水稻,更是成功背后为解决全世界人民饥饱问题而努力的决心、是三十年如一日俯身稻田的艰辛、是有梦梦自人民的无私……一位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极大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吴孟超爷爷。他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不只是在医疗领域作出的贡献,也是从医七十余年,直接救治过1.6万余肝胆病人的真诚、“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的愿望、96岁高龄仍主刀52台手术的艰辛……这两位爷爷是国之脊梁,皆为吾辈楷模。

当我们仰望星空,宇宙中存在着两颗行星,分别为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和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两颗巨星在人间陨落,其光芒照亮整个世间。我们抬头仍能看到他们留下的痕迹。

对于青年的我们而言,两位爷爷的事迹生平深深震撼着我们。诉说不尽的思念,尽想表达于你们。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2012班 侯俊杰

虽然与袁隆平爷爷未曾谋面,但是感觉他非常亲切,就像邻居家的爷爷一样。他把头抬得很高,高到着眼世界粮食难题,却把身体伏得很低,低到能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一颗稻谷。“中国的禾下土里有您的汗水,世界的稻花香里有您的笑颜。”躬身田野,胸怀天下。袁院士立志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杂交水稻产量于 2000 年实现亩产 700 公斤,且逐年增长,于 2020 年攻克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爷爷,您放心,我辈必当继承您的遗志,将杂交水稻梦薪火相传,让更多的人受益,让世界远离饥饿!

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202班 刘练

我对袁隆平院士的印象还停留在湖南农大的时候,袁爷爷精神气还很好,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很多人围着他,想与袁隆平爷爷进行合影留念,我也不例外。见到爷爷,我更多的是激动与感动。现在想来,激动的是见到自己崇拜的人物;感动的是,他发明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我父亲一大家子,让老一辈的人吃得饱饭。

在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说他的消息。那时候的自己坚信一个道理,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之后又在高三学画画的时候,我听同学说起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它从安江农校出发,然后闻名世界。我听完他们所说,又一次对袁爷爷肃然起敬。

直到前两天,袁爷爷去世的消息突然传了出来,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悲伤。原来,伟大的人也需要经历生老病死。他可是“杂交水稻之父”啊!他可是解决了世界人口的温饱问题啊!多希望这只是一个梦,梦醒时爷爷还在。

时过境迁,一转眼我已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男孩。那些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好像我们亲人一般,他们的双鬓慢慢长出白发而后慢慢走向生命的尽头。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离我们远去,我们要做的是珍惜与敬爱。

仅以此段文字献于袁隆平院士,愿他一路走好!

人文学院 汉语言191班 王俪晓

尽管素未谋面,但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他们都犹如灯塔般存在,指引我们前行的同时给予我们温暖。他们虽长辞于世,但精神将永驻,情怀将流芳百世。

人文学院 中文202班 史怡雯

稻穗响,是你回望人间的泪眸。禾下影,是你徘徊人间的留恋。袁隆平爷爷,你的一生,是华夏永不忘怀的稻香。你的离去,是华夏永远无法挽回的伤痛。国士无双,中国不会忘记你!

外国语学院 英语202班 付贤

那个用毕生精力研究杂交水稻令世上永无饥馑、那个精神矍铄、喜欢麻将和小提琴雅俗共赏的袁爷爷,我坚信他并没有走远,只是去了一个阳光明媚的超级杂交水稻田。爷爷坐在摇椅上在高大的稻穗下乘凉,微风和着稻香,阳光和稻穗便再次洒满人间。外国语学院 英语193班 梁双蝶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事业,解决了无数人的粮食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伟大的、是值得永远缅怀的、是值得无数后人学习的。愿老先生一路走好,后人会不断努力,继续老先生的水稻事业!

基础医学院 临床212班 吴青苡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袁隆平先生一生功勋卓著,“一稻”兼济天下。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一生躬耕陇亩,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种子播在地里,他攻坚克难,填饱了人民的肚子;甘霖撒在天际,他音容含笑,润泽了人民的心灵。他会化作繁星一颗,孕育不竭希望,照破山河万朵;他会化作人间风雨,滋润谷物,带来阵阵稻香。无比亲爱又可爱的人啊!他离去了,但是精神永流传,我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感恩!缅怀!

王贝贝

袁爷爷一生都在为培育杂交水稻而操劳,一生都在为民奉献,而且他就算已经付出了很多,却依旧觉得还不够。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真的让我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伟人。那颗炽热的心,付出的心,真的很让人感动。袁爷爷在走之前还交代大家好好吃饭,让我感触特别深。老人家在生命垂危之时还心系天下,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需要珍惜爷爷的劳动成果,一定要珍惜、不浪费粮食。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农水191班 赵晨阳

袁爷爷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禾苗下面乘凉。为了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他孜孜不倦,奋斗了一生。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201班 谷尧

5 月 22 日,我们失去了两名伟大的院士。袁隆平院士终生为了中国杂交水稻而努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停息,其乐观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吴孟超院士不重名誉,将治病救人当作己任,不畏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愿吾辈中华之少年传承先辈精神,不断为中华之崛起而前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成209班 唐亚龙

“袁隆平爷爷让我们碗里有粮心不慌!”袁爷爷一路走好!“身虽不在,精神永存。”吴老走好!

材料科学与工程越远 金材201班 曹亚杰

缅怀二老,国士无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一路走好!我多希望你们能长命百岁。如果生命有界限,那我愿你们永远达不到尽头。你们没有远离我,我还依旧能清晰地感受到你们就在我身边。你们来时,缺医少粮;你们走时,医食无忧。心怀大爱,悲悯苍生。致敬,缅怀。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农电201班 刘健

每一株小树都会有自己的期待,在春日晴风中摇曳,在酷暑荫凉中起舞。可他盼望着自己的根系足够伸展,臂膀足够伟岸,可以守护好身下那几朵被称为祖国和人民的小花;如今这株参天的大树将粮食的种子留给我们,带着守护的种子去了远方,成为了光。我们都要加油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致敬袁隆平院士

软件学院 软工2016班 崔少军

袁隆平院士曾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多么朴素而又困难的追求。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都为此而努力,袁隆平院士是其佼佼者。他做到了“一稻济世,万家粮足”。虽然我们平时不大会想起他,但有人说过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好”习惯到了快要忽略的时候,那便是真正的伟大。吴孟超院士也有此矢志不渝的精神,他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是他的写照,一张整洁干净、挽救了无数生命的手术台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们让我们“医食无忧”。继往开来,是我们对两位院士最好的怀念。——致敬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人文学院 中文201班 王莉莉

有那么些人,会自愿自发地在他们热爱的土地生根,长成一颗树。树冠像巨伞,叶茂果繁,且尽一生之力,全力生长,将这荫蔽带到更远的地方。树下,有成千上万的人安居乐业。有一天,树轰然倒下,那声音并不振聋发聩,仅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人们为此感伤、沮丧、无措,却仍对明天满怀希望,因为,树的种子留下了,更多的树苗在茁壮成长,长到了更广更远的地方。——致敬袁隆平和吴孟超前辈

应用工程学院 汉语言文学201班 尚耀辉

走在一望无垠的田野,我不再吟咏着风花雪月。嗅一嗅稻花的香气,深沉地缅怀着那位承养着亿万群众的耄耋。红润的眼眶,流下锥心的泪,悲恸欲绝,不尽呜咽。

刚健体魄,也曾志为鹰击长空的楷模;敏捷身姿,也曾志在游遍祖国的每一条河;他却阴差阳错学了农学,穷尽一生把救世救国救民的稻谷尽播。他豪迈直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没有食言,实现了让中国人都吃饱饭的梦想。他持之以恒,六十余载俯身稻田,终造就杂交水稻的成功。他创造的两系法和海水稻,更是出乎世人们的意料。一次次超越遗传学的常规,一次次突破水稻产值的极限。

杂交水稻,也是一架友谊的桥。非洲人民和中国人一样难忘袁隆平院士,是他拯救了非洲饥原的难民亿万。至今马达加斯加面值20000的货币上还印着杂交水稻和袁老的图案,他早已超越了国别的界限,是全世界的饭碗。他德行堪为华夏风范,大爱犹能万邦皆安。

基础医学院 临床212班 吴楷文

2021 年 5 月 22 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与世长辞。十八岁回国,从医报国近八十年,孟超爷爷真正做到了“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手持柳叶刀,游刃于肝胆之间。他说过:“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食指变形弯曲,脚趾无法并拢。他拿手术刀的手却很稳,为病人诊断的手仍很热。他把名誉放得很轻,把病人的生命看得很重。爷爷的光辉事迹已无需赘述,97 岁仍奋战在无影灯下的身影足以使我们热泪盈眶。作为一名医学生,不禁想起这句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吴孟超爷爷曾言:“医药是有时而穷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之后的我,也将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体悟“医者仁心”,用救死扶伤的信念挥洒奔涌的热血!

基础医学院 药学201班 王梓帆

国之大士,医者仁心。一个普通的肝外科手术医师,把国家和军队奖励的 600 万全用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怎样一个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人啊!在吴孟超院士病逝之前,我看到了关于他的新闻。在吴孟超爷爷 96岁的生日那天还在医院做手术。看到这个新闻我很感动,感动他对自己职业的付出。这也印证了他曾经说的那句话:“我要把我的本事全部献出来。”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这个人就是一个伟大、高尚的人!缅怀吴孟超爷爷!

外国学院 外语195班 宋向珂

袁隆平老先生一生不辞辛苦,艰苦卓绝地在自己的水稻梦上探索,不断开拓我国水稻研究事业的新征程,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虽已逝世,但风骨长存,他的音容笑貌将会永远印刻在我们心中。

外国语学院 外语204班 闫佳琪

袁爷爷,我们一定会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我们也一定会坚持梦想,努力在自己所处的领域闪闪发光。向您致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卓201班 郭谱康

虽然袁隆平爷爷长辞于世,但他在我心中只是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梧桐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袁爷爷没有离开我们,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每天端起一碗大米饭时会想起他,想起是他用自己的一辈子,换来了无数生命手里的一碗饭。他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