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 李奥聪摄影 朱宁
在青春的赛道上,莘莘学子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奋斗的篇章。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成功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大四学长——李奥聪,与我们分享他的保研经历、心路历程与宝贵经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中,学长将带我们领略保研路上的风景,感受那些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日子,以及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
记者杨卓文:最初促使你选择历史专业并且坚持考研的动力是什么?
李奥聪:我选择历史专业是因为它是我从小的爱好。小学的时候,我经常看电视上的一个讲历史的频道。那个频道会放一些历史纪录片,我特别喜欢看。中学时期,老师把历史课讲得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听,同时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另外在课余时间我也喜欢看一些关于历史的书,比如《大国崛起》、《人类简史》等。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都不知道有保研这回事。大学上了一个学期之后,第一次期末考试中我考了第一名。当时老师跟我说:“好好努力,保持好成绩,以后有可能保研。”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契机,能够坚持下去更重要的还是对这个学科的喜爱。因为兴趣,所以愿意为之努力,考试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保持自己的绩点。
记者杨卓文:那你对于历史也是很有天赋的。你的学习计划是如何确定的呢?
李奥聪:我一开始没有什么具体的学习计划,基本上是事件导向型。比如说我报考了英语四六级,那么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就会针对它下功夫,练听力、背单词、做模拟试卷。对于平时专业课的学习,我非常重视课堂。我的课堂时间是绝对能保证不分神,专心听讲的。因为我感觉讲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自己感兴趣,能听得下去。
记者杨卓文:你是否经历过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呢?
李奥聪:有。我刚才说的事件导向型学习是有弊端的,我们不能等到有事情需要做的时候才开始做。后期,我改变了自己的模式,保证每天都要看一到两小时的书,雷打不动。不管看什么,可以是关于历史的书籍,也可以是其他,但是一定要保证每天有这个阅读量。这样就比较现实一点。
记者杨卓文:在保研竞争里,你觉得哪些核心竞争力最关键?
李奥聪: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是专业能力。因为老师在面试你的时候,主要通过你对问题的回答对你进行评判。第二个就是心态。推免并不是获得名额后就能不用参加考试成为研究生这么简单。给你这个名额之后,自己还要去申请学校。好学校的竞争很激烈。从暑假的八月一直到九月底,这两个月的时间要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材料,然后去不同的城市面试。尤其是当你面对一排的考官时,会感觉很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你会发挥不出来自己的全部实力。
记者杨卓文:你在保研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么突破的呢?
李奥聪:有三个关吧。第一个是信息关,收集信息很重要。你要知道哪些学校你能够投递,以及这些学校设置的投递时间。所以你就要挨个地查找这些学校的官网以及研招网等。同时还要找老师和往年的学长、学姐,请教他们的经验。
第二个是材料关。你要向这些学校投递他们所要求的材料,包括基本信息、学业信息、四六级成绩、专业成绩、绩点排名,科研竞赛等等。这些不仅需要电子版,还需要有纸质说明或证书原件。有的学校还需要写上千字的个人自述。每个学校要的材料会有一些不同,可能材料的顺序也会有不同,需要一直调试。
第三个是面试关。海投学校之后,需要去同意的学校面试。面试基本都是在九月中旬,时间会冲突,那就只能放弃。我觉得最困难的一关就是面试关。一共 17 位考生,面试的顺序是抽签决定的,我抽到了倒数第二个。我八点就到了面试地点,直到十二点半才轮到我面试。我一直在那等,就一直很紧张,精神一直高度集中。面试时要先自我介绍,之后是抽一个专业问题进行回答。这个环节是很难准备到有十足的把握的,因为没有范围的限定,准备无从下手。
记者杨卓文:保研成功以后,你对未来研究生阶段有什么规划吗?
李奥聪:暂时没有太具体的规划,我只能说有些展望。研一先好好地上课,保证课堂,研二的时候准备论文,然后尽早确定职业规划。根据我在本科的经历,我认为还是要多读书。虽然我保研成功了,但是我的读书量还不够。只能说我会考试,能考得高一点,并不能说明我这个人学识有多渊博。我认为到研究生阶段也一定要保持每天的阅读量,这一点很重要。
记者杨卓文:历史学的训练对你的思维有什么独特的影响吗?
李奥聪: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发掘真相、还原现实。我们为什么需要去研究历史?因为有一些历史还没有解释清楚。历史学科能够解释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文科的一个通性。从这一点来看,学历史让我更加理性。看待别人的观点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的时候,我会思考他说的有没有根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他的主观意见?无论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记者杨卓文:如果给计划保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个建议,你最想强调什么?
李奥聪:第一点是要趁早准备。对自己材料的打磨要尽可能早一点,不要太晚。第二点还是要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成绩只是一方面。面试你的老师是见过很多学生的,几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你到底有没有水平。平时不读书、没思考,到时候一定会露馅。这个只能依靠平常的积累。恰恰是这一点很难,坚持每天都读书思考并不是一件易事。我感觉这比成绩还重要。既然大家都保研了,成绩都不错。还是看专业能力的,一定要把努力放在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