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那段儿忙碌的日子,她的眼中闪过自豪与满足。她自信的模样让我看到了无畏风雨、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采访的最后,我请几位同学分享了备考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农学院王同学说:“考研让我学会了坚持与自律,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人文学院的王同学和赵同学一致认为“老师与家人的帮助与鼓励、研友之间的友谊和支持是考研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重要原因。”文慧同学表示:“学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加真诚地面对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是现在。”
随着国庆长假的到来,大学校园逐渐恢复了宁静。在这份宁静背后,却蕴藏着大学生们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假期生活。在这七天的假期里,他们或选择回家团聚,享受家庭的温暖;或留在学校,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我提升;抑或走出校园,探索未知的世界。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们是如何度过国庆假期的,我采访了来自本学校的三位学生:大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李明(化名)、大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林悠然(化名),以及大三历史学专业学生李晓雨(化名)。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在国庆假期中的多样选择与深度思考。
家聚人欢温馨共守
不论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是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都道出了古时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于许多远离家乡求学的大学生而言,国庆假期是难得的回家探亲时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年国庆,我都会提前订票回家,和家人共度佳节。餐桌上,妈妈做的家常菜总能勾起我无限的乡愁。饭后,和爸爸一起下棋,听爷爷奶奶讲述过去的故事。这些平凡却温馨的场景让我觉得无比幸福。”
长达7天的假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让忙碌的我们得以回归家庭。家庭团聚不仅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慰藉的重要方式。许多学生还利用假期时间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更加深了对家庭责任的理解与承担。
博览群书锐意进取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尽管是假期,但仍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将学习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林悠然来说,她的国庆假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整个假期我都泡在图书馆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我深入阅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百年孤独》等。这些作品我一直很感兴趣,但平时课程紧张,没有太多时间细读。”
林悠然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该因为假期的到来而中断。她向我们分享了国庆期间的阅读所带来的收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那些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都让我深受启发。同时,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文学、交流心得。这种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充实。”她相信,只有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游目赏景拓宽视野
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国庆假期是出游的最佳时机。他们或选择国内热门景点打卡,或前往偏远地区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李晓雨利用假期时间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参观了故宫、长城,还去了颐和园。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旅游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让我们跳出日常,拥抱未知。谈及旅游的意义,李晓雨回答道:“踏上旅程,如同踏入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梦境。它是对平淡生活的突破,是对灵魂深处的叩问,更是对自我成长的邀约。”
综上所述,大学生们的国庆假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七天的时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缓缓展开,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经历不仅为他们的大学时光增添了色彩,更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