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醉 洛 阳 牡 丹

——大学生眼中的“花王”

    期次:第415期    阅读:785    作者:汉教221班 姬美月

洛阳这座拥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城市自古以来便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之姿成为了华夏民族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作为洛阳市的市花,牡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文人墨客对牡丹花情有独钟。在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对洛阳牡丹有着怎样的看法与感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看看他们眼中的洛阳牡丹是怎样的。

来自江苏江阴的徐同学对牡丹花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到牡丹,她滔滔不绝:“我第一次见到牡丹花是在电视剧里。我小时候看电视里唐朝美人簪牡丹花,真是‘名花倾国两相欢’。我在家里的花市上见过真的牡丹,层层叠叠、雍容华贵,让人移不开眼,一眼就能认出她是牡丹花。来洛阳上大学的第一年,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欣赏本地的牡丹花。牡丹花会、牡丹燕菜、牡丹冰箱贴、牡丹形状的红绿灯都让我感到新奇。”徐同学喜欢桃红色的牡丹花,她也好奇黑色的牡丹长什么样子。去年,徐同学一位江苏的朋友特意来洛阳赏牡丹,她充当导游为朋友简单地介绍了牡丹花的品种。

在来到洛阳之前湖北荆州的陈同学并没有见到过牡丹。她一直期待着一睹牡丹真容。当问到对牡丹花的初印象时,陈同学联想到了牡丹花不畏武则天的皇权,傲然挺立、拒不开花的故事。“我们古代文学课上学了很多关于洛阳牡丹的诗词。比如‘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等等。”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陈同学对这些诗词如数家珍。陈同学喜欢逛牡丹花会。谈到未来会不会重回洛阳,再赏牡丹的话题,她表示会带父母来看牡丹花会。

“牡丹的花朵硕大饱满、色彩斑斓。内在雍容华贵大气。换句话说,在我心里面牡丹花和盛唐有着紧密的联系。牡丹花气质高贵。这大概也是她可以作为国花候选者的部分原因。”信阳师范大学会计学的周同学不吝啬对牡丹花的赞美。“我来自河南省商丘市,在信阳上大学,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们高中就种植了一些牡丹,特意用栅栏保护着。同学们下课经常去看。家里的被子上就有牡丹花的图案。牡丹花应该是家喻户晓的。现在信阳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也种植了牡丹,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能因为周同学来自河南省,所以对洛阳牡丹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和自信。采访的最后,周同学告诉我她一直有来洛阳欣赏牡丹花的打算,只是因为经济和时间的原因搁置了。她话语中带着憧憬:“牡丹花开又逢君。洛阳真是一个浪漫又好客的城市。洛阳牡丹在我心中是很特别的。我想如果我不去一趟洛阳,不亲眼看看洛阳牡丹,一定会在心里留下遗憾的。”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河南省内还是省外的大学生都对洛阳牡丹有着高度的认可和喜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洛阳牡丹,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印象和感受。这些印象和感受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也为洛阳牡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