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墓博物馆有感

    期次:第404期    作者:□ 农学院 刘 飞


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沉淀了十三朝的兴衰荣辱,映照着千年的辉煌与沧桑。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邙山环山而建、毗邻江水,自古以来便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安息之地,坐落于邙山上的古墓博物馆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浩瀚历史的孤独守望者。

“遍地是棺材,游玩像下墓”说的就是古墓博物馆。博物馆于 1987 年建成开放,依托邙山陵墓群,以搬迁和复原原始墓葬的方式,集中展示了西汉至宋金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墓葬实物和结构,是全球第一个专门展示古墓葬的主题博物馆。几年前,我有幸来这里参观,当时游客寥寥无几,偌大的地下墓室只有几个人参观。进入墓道后,周围绿色、红色和白色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在黑暗中发出微弱而冷清的光芒,仿佛是一群小精灵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一阵风略过,掺杂着陈年泥土、草木、砖瓦的气息,似乎可以穿透漫长的时空,将这片土地上无数的生离死别、成败荣辱、喜悦哀伤都带到身边。我依次走进各个幽暗墓穴,各式各样的棺材陈列在内,有的雕刻精美,有的朴素无华,但都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凝重的气息,似乎在找人倾诉它们的故事。最刺激的感受莫过于灯光突然熄灭,猝不及防的黑暗让本就安静的环境更添神秘与不安,不由地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警惕观望着周围变化,生怕有不知名生物向我扑来。以上就是我当时对古墓博物馆的初始印象。自此之后,这里就像一颗深埋在心里的种子,静待时间的催发。

近年来,洛阳的文博热潮像一阵旋风,席卷了这座古老的城市,让它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趁着周末间隙,我带着家人驱车来到邙山,再次游览古墓博物馆。一行人轻松穿过安检门,信步踏入太虚殿,穿行于玄堂之间,绕过曲折的展厅,一幅名为“彼岸世界”的画卷在眼前巧妙地铺展开来。经过两年的提升改造,这里不再有以往荒凉、阴森的感觉,展品被精心划分为三大主题板块:“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洛阳北魏帝王陵”,“砖画青史——馆藏宋金雕砖展”。在这三大板块中,尤以“葬制大观”中的墓葬壁画《地府千秋——河南古墓壁画大观》最为引人注目。

这些壁画跨越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线条、丰富的内容清晰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精神状态,为我们窥视前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直观画面。比如,两汉时期的壁画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人物山水为主,展现了古人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探索,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而浅井头西汉墓的“天界图”更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研究汉代宗教和哲学的重要资料。再如,唐代的壁画呈现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大国风范。这个时期的壁画多以文武官员、外贸商队、侍女乐队为主,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繁荣的情形。特别是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墓中的“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生动地勾勒出了“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壮丽景象,是唐代开放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历时十余年修复的唐代赵逸公墓中的“侍女壁画”,以其细腻的线条、洒脱的画风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成就,堪称艺术佳品。当历史的车轮行进至明清时期,艺术风格则更加偏向世俗化,主题内容多以日常生活生活情景为主,虽然在观赏性上略逊于前代,但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微观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视角。总的来说,这些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壁画不仅是艺术的宝库,更是历史的镜子。它们让我们得以一窥 古人的生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同时也启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参观结束后,我们一行走出古墓博物馆。我沿着步道缓缓前行,四周的草木随风摇曳,总感觉有声音在耳边萦绕,好像是诗人在月光下的吟诵声,也像是异域胡人走进神都的驼铃声,恍惚间又像王府侍女筹备夜宴的喧闹声……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随着夕阳余晖而逐渐消失。我内心突然浮现出一句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参观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洗礼。在这片充满神韵的土地上,每一块石碑、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如同磐石般坚定如一、默然不语,以无言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逝去的辉煌与荣耀、走过的痛苦与挣扎、希冀的梦想与执着。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承载者,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想到这里,我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文化根脉,我们的文化一定能够传承千年,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