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蓄势未来(两会聚焦)

    期次:第402期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 曹萍


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条就是要提升创新能级,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如何加快建设?企业创新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龙头带动,建设创新大格局

“省委、省政府对中原农谷建设寄予厚望,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为新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省人大代表、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表示,将围绕“六大领域”强化种业创新,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育种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政、企、研”合作新机制,探索构建“企业提需求、政府出题目、平台搞研发”的“黄金三角”模式,推动中原农谷全面提质、蓄势突破。

如何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未来我省将推动中原科技城强化内涵,出成果育产业,推动中原医学科学城丰富资源,强基础育团队,推动中原农谷提质升级,创品牌育优势,以‘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锐表示,还将做优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推动省实验室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大力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营造支持创新的一流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科技力量。

协同联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省人大代表、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聂毅对此深表认同。在她看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协同攻关等,都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企业有攻克不了的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为成果找应用,双方需要一拍即合的渠道。”她认为,设立产学研联合基金、探索科技攻关委托制等举措,能够有效地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起来,推动基础研究快速实现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从而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孵化载体,是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摇篮”,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承担战略部署、关键核心基础技术攻关等,打造形成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链条,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省政协委员、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总经理张栋豪建议。

多管齐下,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以前想引进一位院士实属不易,随着近年来河南对科技创新的空前重视,吸引和聚拢了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省人大代表、河南省科学院研究员余学军认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从培育创新文化、集聚创新人才,到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制度,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他建议,在创新生态圈开放体系下,应构建并不断优化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如建立多元主体协调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让人才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保障等。

省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彬认为,作为我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应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高校要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动与高新企业和前沿产业对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多管齐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尤其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探索创新柔性引进机制,建立科技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为我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提供人才支撑。”王洪彬说。

(来源《河南日报》2024年01月30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