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也能成下饭剧

    期次:第353期    作者:□ 人文学院 中文202班 宋金玉


你看过能用来“下饭”的历史纪录片吗?

《历史那些事》就是这样一部创意十足、轻松“下饭”的历史类纪录片。常说“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了解历史的途径千千万,而我选择了最有趣的那一条——纪录片形式。在各种各样的纪录片大显身手、尽力凸显历史的庄严与厚重之时,b站上推出了一部短小精悍的趣味历史纪录片。正经的皮囊下是有趣的内容,可谓是纪录片中的一股清流。

这股清流最吸睛的地方是它别出心裁的“历史小剧场”。它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由真人搞笑演绎。比起“有趣”“新颖”,我更愿意用“滑稽”“搞怪”“混搭”来形容小剧场的画风。它到底有多“不正经”呢?单从每集的名字上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搞怪气息:如介绍陆游时叫“原来你也是猫奴”、写苏轼时叫“在下东坡,一个吃货”、写乾隆时叫“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

如何让纪录片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一直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历史那些事》在播出时也曾表示是“实验性历史纪录片”,即将历史事件与现实交叉讲解,是脑洞大开,不遵常理的纪录片。在小剧场中,用了大量年轻人的梗。由此看出制片人为了走近年轻人的用心良苦。比如讲到隋文帝杨坚“离家出走”的片段时,用到了“王境泽真香定律”的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采访杨坚,杨坚当即“找到了台阶”快速回到宫中。虽然这是完全虚构的采访故事,但是隋文帝“逃跑”的背景是依据史实,他“怕老婆”的性格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讲到乾隆皇帝爱在名画上印章时,形容他是“弹幕狂魔”“弹幕文化的鼻祖”之类。这些梗用的十分新奇,又十分恰当,常常让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时感叹“这梗用得好”!

语言的精辟和形式的多种多样也是推动这部纪录片“出圈”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对比古代不同时期的兵器时,设置成了比武现场的形式;在讲嵇康因为真性情与妻子有矛盾时,设置成“婚姻保卫战”的剧场模式;还有更多的穿越情节,讲那些有名人士与现代人的搞笑故事;每看一集,都是对纪录片印象的一次刷新。每集在结构上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相对严肃的历史叙述、年轻化的小剧场再现、名人名言升华主题。除了惊讶于小剧场的搞怪之外,引用名人名言用来升华也令我“大开眼界”。有古代的警句,也有流行的名言;有中华的智慧,也有外国文学的结晶。在历史叙述和小剧场之后,再来一句惊艳的总结,顿时让人对历史感慨万千。

这样一部活泼的纪录片,不免有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它流于形式,只顾博人眼球,丧失了纪录片的知识性与厚重感。不得不说,创新的道路总是艰难而坎坷。

《历史这件事》对传统纪录片的突破不止一点点,这给它带来了“情节新颖”的优点,但也免不了“取材受限”的缺点。通俗之于高雅,传承之于创新,它们从不是对立的两端,而是互为辅助、相互扶持着文化一同前进。脑洞大开的情节、搞笑的语言、幽默的解说,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所谓的“恶搞”,而是对于形式的一种大胆探索,因为这所有的创意都是在根据历史的基础之上改编而成。

《历史这些事》第二季的总监制金铁木曾说:“历史不是凝固的文字,不是僵硬的过去,它是那些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透过这部纪录片,我看到了那些历史名人不一样的一面,东坡是“吃货诗人”、陆游是“撸猫人士”、嵇康是“全民爱豆”、乾隆是“弹幕鼻祖”……在这里,展现的不再是遥远的浮于书本之上的大事件,而是存在日常中的真实情感。

既听趣味,又学知识,这样的良心纪录片,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