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就业

    期次:第404期    作者:□人文学院汉教201班胡春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是目前很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都在持续关注的问题。那么普通的高校毕业生对个人就业持怎样的看法呢?为此,我进行了一次采访。

本次采访的对象是我的舍友朱前鹏。他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之前浅浅聊过就业相关问题,所以我对他的想法有一些了解。开始采访前,他因为我颇为正式的架势而有些许紧张。于是,我给他看了一下采访提纲,以便他先准备好腹稿。当他进入状态后,我们开始了正式采访。他告诉了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我对语言文字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我在理科学习方面确实存在短板,也就只好扬长避短了。”毫无疑问,兴趣对于人在重大问题上的选择是具有强力指引性的,但是现实也是重要的考量依据。他的选择既考虑了自身兴趣,又兼顾了现实因素。这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的。

他想要从事的是教育行业,准确的说是中学教师。当我问及原因时,他这样说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教师是人类社会中很重要的一种职业。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我觉得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无比荣耀的。同时,我作出这个选择也是受到了自身专业性质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工作应聘过程中也会相对得心应手。此外,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我也是曾受到老师帮助的学生,所以我想把这份责任与能量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来,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

现代企业和事业单位通常对于他们所要招聘的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朱前鹏认为学历与能力是招聘者最看重的两项标准。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是招聘者设置的准入门槛。能力通常很难直观展现,但各种证书与资格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能力水平。因此,他建议有机会的同学能够继续深造。

对于自身的优势与所欠缺的素养,他也有清晰的认识。他总结了自己的优势:“学习与适应能力强,能克服复杂的工作环境,高效地处理任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洽当地处理突发状况,拿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创新思辨能力较强,勇于创新,并开拓新的工作方法和提供新颖的构想。”人无完人,他也坦言了自身缺点:“注意力容易分散,会被外部事物吸引;做事过于谨慎、犹豫不决而错过时机;缺乏较好的沟通能力等等。”随后,我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他的回答倒是很坦然:“5000 元左右吧。”不得不说,他对于自身的心理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即将结束采访时,他还表达了对学校帮助学生就业的感谢:“学校开设就业相关的系列讲座,让我们获得丰富的就业知识;在线上及时发布招聘会信息,提醒我们把握就业机会;组织双选会,丰富了我们的就业选择等。同时,学业导师也会在班级群里为学生的工作、就业提供相应的建议。我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帮助!”

通过这次采访,我大致了解了一些同学关于就业的看法,并审视了自己的就业观念。与此同时,我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辜负这么多年的学习!